帝陵簡介
隋文帝陵原名為太陵,是隋朝開國皇帝文帝楊堅和獨孤皇后的合葬陵墓。滿清時發現並修繕,改為現名“泰陵”。帝陵又名泰陵、楊陵,建設於隋仁壽二年(公元602),位於陝西省楊陵區城西5公里處的五泉鎮王上村。其東為楊陵火車站,南和張上村毗鄰,隔渭河與終南山相望。
陵因屬皇家陵園,占地寬敞,規模宏大。從殘存的陵園基址看,東西長756米,南北寬652米,總面積達49萬餘平方米,四周還保存有闕樓的基址。
陵園外有隋文帝廟遺址,是後裔及百姓祭祀的地方。廟宇建築宏偉瑰麗,其占地面積近15萬平方米。
經歷了一千四百多年的風雨的帝陵益顯古老滄桑,園內地面建築及文物已蕩然無存,僅留高27.4米的土夯築成的覆斗形陵冢一座。陵前有清代石碑一通,碑上鐫刻"隋文帝泰陵"五個大字,系清乾隆時陝西巡撫畢沅手筆,扶風知縣熊家振勒石立碑。
隋文帝泰陵1957年被省政府公布為第二批“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”。
199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“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”。
隋文帝的泰陵,在中國陵寢史上具有承前啟後的地位,它為以後唐宋陵寢的發展奠定了基礎,對於泰陵的研究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,所以,對泰陵的保護是必要的。
陵冢封土
陵冢高27.4米,呈覆斗形,夯築而成。底部面積為26560平方米。陵冢頂部平坦,呈南北寬38米。陵冢底部四周已被挖掉3~5米,現殘存東西長166米,南北寬160米。陵冢周圍原築有夯土城垣,現已基本毀壞,唯北城尚有殘牆,長約130米,最高處1.2米,殘存寬5.5米。夯層清晰,夯窩明顯。經初步鑽探,陵垣東西長756米,南北寬652米,總面積49.29萬平方米。垣牆的四角及中部都發現有大量的磚瓦殘片,應是當時建有闕樓和城門的殘跡遺存。
陵冢封土附近有殘存的陵園遺址,殘基發現帶有濃厚佛教色彩的磚瓦紋飾。
泰陵石碑
陵冢南邊有一塊清代石碑,碑高約3.5米,寬0.95米,厚0.28米,石質為石灰岩,圓首有座,表面完整光潔,碑正文隸書“隋文帝泰陵”五個大字,右側楷書“賜進士及第兵部侍郎兼副都御史陝西巡撫畢沅敬書”,左側落款為“大清乾隆歲次丙申孟秋知扶風縣事熊家振立石”。
帝廟遺蹟
陵東南塬下1.25公里處的高台地上,曾建有文帝祠廟(祭壇),廢墟上曾有倒臥螭首圭額一通宋碑文稱“隋文帝廟”。該處石碑經風雨剝蝕,字跡難以辨認。
文帝泰陵及其祠廟遺址內,遺物相當豐富。在多次的調查中,採集到許多文物,這些文物大多以建築材料為主,有鋪地磚和砌牆磚兩類。
鋪地磚有蓮花方磚和菱形紋磚兩種。蓮花方磚長寬均為32cm,厚5.5cm,磚中央圖案為浮雕蓮花圖案,角隅飾以蔓草,四邊低,飾陰刻聯珠紋;菱形格線方磚長寬均31cm,厚5.5cm,一側為格線飾紋,另一側為素麵。另外還出土有條磚,(分粗繩紋和素麵兩種),素麵條磚火候很高,質地堅硬,出土的板瓦和筒瓦均為輪制,厚薄不一,其中保存完好的筒瓦較多,而板瓦則少,文飾外為素麵,內為粗布紋居多;其次還出土了大量的瓦當,主要分單瓣蓮花瓦當、雙瓣蓮花瓦當、獸面當、雲紋和菩薩瓦當,圖案風格生動逼真,工藝考究;其中最為珍貴的是菩薩瓦當,僅發現一件,已殘直徑13cm。瓦當面用弦紋和聯珠紋組成一個“桃心”形,中心一尊雙手合十結跏而座的菩薩,其衣著紋飾現已不清(現存扶風縣博物館)。這種以佛教內容為題材的瓦當,這種直接以菩薩為文飾的瓦當在出土文物中是非常罕見的.另外,還有大量的陶脊飾物和其他建築材料,這些文物的出土為研究隋代的經濟、文化、生活提供了珍貴的歷史實物資料。
周圍環境
陵園南邊是一片獼猴桃園,北邊是大棚蔬菜基地,東邊是農田,西邊是大棚蔬菜基地。
天氣晴朗時,登臨陵墓頂端,南邊的秦嶺、隴海鐵路線、渭惠渠盡收眼底、農田、村落盡收眼底……
陵冢上原本有專為保護陵體栽植的樹木,但因近年來疏於管理,已逐漸減少……
陵墓附近有今人為文帝修建的小廟,但是已經破舊不堪,只能用一縷感傷來告慰文帝曾經的輝煌……
帝陵傳說
傳說泰帝原本可不是這般低矮。文帝楊堅勵精圖治,完成了統一天下的大業,晚年仍不忘操勞國事,出巡疆域。在出巡迴歸大興都的路上,病逝了,拉棺木的車隊行走在崎嶇不平的道路上咯咯吱吱,車轅折壞在了泰陵所在的這個地方。時值炎暑驕陽如熾,只好就地埋葬。如蟻的百姓披麻戴孝,一片素白。用鞋兜,衣襟包,手掌掬。每人三趟,黃土便堆成了巨山似的陵墓方圓幾十里。如今低矮的樣子是周圍農民開闢田地,取土不止而消減所致。
還有奇的是每到子夜時分,夜色深沉,人聲闐寂。從陵墓里便跑出來七匹金馬駒,他們在陵頂追逐戲耍,清脆悠揚的鈴鐺聲在靜寂曠遠的月夜裡被夜風傳送得很遠,很遠。勞累了一天的農人們睡在夢中尚能聽到悅耳的脆響。涉世不深的小馬駒們哪裡想得到自己遭到了黑心人的謀算呢。終於在一個無月的漆黑夜,盜賊捉走了六匹。還有一匹仍天天晚上出來尋找同伴,發出孤單悽厲的嘶鳴。最後連這一匹神駒也被盜走了,帝陵頂還留著一處凹坑,那就是盜墓賊盜馬時留下來的。神駒沒有了,帝陵便失去了神奇,成了一座平凡普通的大土疙瘩。
陵墓主人
隋文帝簡介
隋朝開國皇帝文帝楊堅(西元541年-西元604年),廟號高祖,諡號文皇帝,是西魏大將軍楊忠之子,
弘農華陰(今陝西華陰市)人。公元581年代周稱帝,建立隋朝,建都長安,年號開皇。公元589年隋滅陳,結束了近300年的分裂局面,統一了全國,為中國的文化奠定了基礎,同時也為陵寢制度的復興與發展提供了物質條件。隋朝疆域東、南皆至海,西至青海,北至五原。
文帝在政治上有所作為,在歷史上稱為“開皇之治”。他推行均田制,創立了科舉制度,建立了一套比較完善的中央集權制度,為以後唐代的政治和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。
文帝勤於政務,體恤民間疾苦,在專制帝王中頗不多見。在《歷史上最有影響的100人》一書中,文帝因重新統一中國,並建設大運河,列居第82位。
和他巨大的歷史影響力相比,他的最後歸宿地還是有些冷落。仁壽四年隋文帝病逝,同年十月與皇后獨孤皇后合葬於泰陵,同墳異穴。
文獻皇后簡介
文獻皇后獨孤伽羅(西元543-西元602年),隋朝雲中(今內蒙古)人,周大司馬獨孤信之七女。獨孤信見楊堅相貌奇偉,器宇軒昂,故將伽羅女許配為婚,時年十四。隋文帝即位之後,封為皇后。
文獻皇后柔順恭孝,謙卑自守,很受隋文帝寵愛。文帝上朝時,她與帝同輦而進,至閣乃止。候其退朝之後又一起回宮,同吃同樂同寢,相顧歡欣。平日生活儉樸,不好華麗,專喜讀書,識達古今。文帝治政稍有不妥之處,她就忠心苦勸,於是做了很多有益之事。
文獻皇后很有政治才能,每當與隋文帝議論國家大事,看法往往不謀而合,十分一致,故而宮中稱為二聖。
仁壽二年八月,文獻皇后病逝永安宮中,終年59歲,葬於泰陵。
墓葬相關
考古發現
陝西省考古研究院於2010年5月對隋文帝泰陵進行考古調查和勘探中,確認了陵園遺址的布局、範圍及陵墓玄宮墓道部分結構,其中最重要的是證實了泰陵確為文獻所記載的“同墳而異穴”。
在此次調查中,發現陵園遺址周圍有平面呈長方形的城垣,南北長628.9米,東西長592.7米,牆基寬約4.4米,陵園總面積37274.03平方米,陵園四面各闢一門,南門門址保存較完整,門外分別有一對門闕,門闕平面呈梯形。陵園外環繞有圍溝。在陵園中部偏東南部築有覆斗狀封土,封土頂部南北33米、東西42米,底部南北153米、東西155米。基礎部分呈倒“凸”字形,覆蓋墓道。封土南側有兩條墓道,相距23.8米,均為7個天井、7過洞,西側墓道(包括天井、過洞)南北長78.7米、寬3.4至5.6米,東側墓道略短,也稍窄。
今人評價
隋文帝楊堅,隋朝開國皇帝。漢族,弘農郡華陰(今陝西省華陰縣)人。漢太尉楊震十四世孫。
1、他在位期間成功地統一了百年嚴重分裂的中國,隋朝開皇年間疆域遼闊,人口達到700餘萬戶,是人類歷史上農耕文明的顛峰時期。
2、改革官制,確立了三省六部制,加強了中央集權,提高了辦事效率。
3、修訂開皇律。刪除苛酷條文。宮刑(破壞生殖器)、車裂、梟首等殘酷刑法予以廢除。規定一概不用滅族刑。減去死罪八十一條,流罪一百五十四條,徒、杖等罪千餘條,保留了律令五百條。死刑復奏制度是從開皇十五年形成定製的,隋文帝規定凡判處死刑的案件,須經“三奏”才能處決死刑。
4、推行均田制,整頓戶籍。將從豪強手裡依附的人口解放出來,增加了國家的勞動力,調動貧苦農民的生產積極性。使國家掌管的納稅人丁數量大增。
5、在各地都修建了許多糧倉,其中著名的有興洛倉,回洛倉,常平倉,黎陽倉、廣通倉等。存儲糧食皆在百萬石以上。隋朝已滅亡20年後,糧食布帛還未用完。
6、統一了幣制,廢除其他比較混亂的古幣以及私人鑄造的錢幣,改鑄五銖錢,世稱“隋五銖”。“隋五銖”背面肉好,皆有周郭,重如其文,每錢一千重四斤二兩。
7、修廣通渠。開皇四年命宇文愷率領水工修建。自大興城西北引渭水,略循漢代漕渠故道而東,至潼關入黃河,長三百餘里,名廣通渠。自此漕運通利,關中賴之,故又稱富民渠。